经济生活教案

教学目标

1、知识目标:识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;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;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的本质。

经济生活教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、能力目标:培养学生运用市场经济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;通过探究社会主义本质,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通过探究社会主义本质,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;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、民族命运的关注意识,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使命意识。

教学重难点

1、教学重点:社会主义的本质。

2、教学难点: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。

教学过程

1、导入新课: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,知道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必要性和优越性,什么是社会主义呢?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。

2、讲授新课:

(1) 社会主义的本质:生产力发展不平衡,多层次的状态下,相应地提出解放生产力、发展生产力,消灭剥削,消除两极分化,最终达到共同富裕,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,强调社会主义本质不是空洞的或抽象的,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的概括;社会主义本质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和前提;再次,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、消除两极分化联系起来。

(2)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?首先应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这是最大的基本国情,其次应明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在此基础上,应着重讲解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,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、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、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,这三个标准是党制定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根本出发点。

(3)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: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三方面阐述目标内容,并强调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的关系。

(4) 课堂小结: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。

(5) 练习巩固:布置相关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。

(6) 拓展延伸:通过举例说明党和国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,引导学生关注时事,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。

课后作业

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,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理由及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的弊端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本文地址:http://haiyangri.com.cn/post/73050.html

相关推荐

港生活港享受

港生活港享受

港生活港是一个集美食、娱乐、旅游、文化、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活平台,为您提供最全面、最便捷的港生活服务,在这里,您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港...

生活百科 36分钟前 0 1

折腾人生,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

折腾人生,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

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不断前行,那就是折腾,折腾,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它让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,尽情地挥...

生活百科 2小时前 0 0

摩登家庭生活百科

摩登家庭生活百科

摩登家庭的定义摩登家庭是指现代社会中,具有开放思想、多元文化、注重生活质量的一类家庭,他们可能生活在同一个社区,也可能分散在各地,但都有...

生活百科 2小时前 0 1

发布评论